无障碍阅读
今天是:
首页 | 走进科协 | 工作动态 | 科学普及 | 学会工作 | 建家服务 | 老科协工作| 反邪教工作
科普知识
首页 >> 科普知识
一份送给登山驴友们的安全手册

发布日期:2014-01-16 信息来源:科普部字号:[ ]


  来源:新华网
  随着近日天气逐渐晴好,市民们周末组织亲友一起登山的现象开始逐渐增多。在此,《警周刊》提醒广大市民,不管是就近散步踏青,还是远足登山,户外运动本身存在一定潜在危险,出行前一定要做足准备。
  案例
  山上迷路、被野猪夹夹伤屡屡发生
  2013年3月15日晚上9点多,宁海黄坛派出所接到报警,一对上海夫妻驴友在双峰山里迷路。派出所民警连夜出动,经过近8个小时搜寻,终于将这对夫妇安全接送下山。
  2013年4月14日2时10分,溪口消防中队接到了一名游客打来的求助电话,称好友在溪口风景区栖霞村后山上散步时,被野猪夹夹住脚后无法脱身。消防官兵立即带上工具出发,及时将游客解救出来。
  2013年4月21日晚上7点半,鄞州横溪派出所接到报警:一男一女在鄞州梅岭山顶登山时迷路。当地警方前后出动200多名警力,经过17小时,终于将2人营救下山。
  原因
  没向导、没装备、路况差、爱探险……
  近年来“登山热”开始兴起,但很多市民对登山的认识仅仅停留在“两条腿爬上爬下的事情”,很少有人在出行前会对目标山峰、气候条件、同行人员等情况做全面的了解,带足一些必备物资,提前做好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。
  《警周刊》对近年来宁波地区发生的登山遇险案件统计、分析,发现登山遇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,其中以下几点最常出现:
  1.不熟悉地形的前提下,登山没有向导随同,导致迷路;
  2.常用装备未配备齐全,如饮用水、食物及药物等,登山至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”阶段时体力透支、中暑等情况发生时,无法有效解决;
  3.山路陡峭,路况差,中老年人、女性、儿童吃不消,或是身体受伤无法前行;
  4.因途中部分标志不清楚,胡走乱撞,最终导致迷路;
  5.猎奇和探险心理作祟,临时改变上下山线路,迷路后不得不报警,这类一般在年轻登山员中较常见。
  提醒
  药材器具通讯设备一定要带
  根据这些情况,警方提醒广大驴友们,出行前期工作一定要做足,其中合理安排时间线路和物资准备这两点尤为重要。
  时间线路安排,市民不管是选择攀越崇山峻岭,还是小走怡情,踏踏低矮山丘,一定要根据自身身体素质情况,结合天气、交通、住宿等因素,提前选择一条科学、合理的登山路线。《警周刊》提醒广大市民,出行最好是上午出发傍晚回来,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夜间遇险,增加搜救的难度。而路线安排则最好根据各自体力酌情考量,千万不要为了新奇感、刺激感选择“冷僻”路线,这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环境中。
  物资准备,一般包括衣物、食品饮料、救急药品和常用登山工具。根据宁波本地市民登山遇险的情况来看,《警周刊》重点提醒市民下列这些物资一定要带。
  药品类:包括感冒药、消炎药、止痛药、止血绷带和纱布,这些都非常重要,在登山途中随时可能出现外伤及感冒等,及时治疗和处理才能使伤口不至于感染,才能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等待警方救援。
  器具类:冲锋衣、安全绳和打火石。冲锋衣能保暖、避雨。安全绳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都有捆绑、固定物件等多种功能。打火石能生火取暖、烧烤食品外,最主要的是危急关头甚至可以用来烧火燃烟,这是发送求救信号的一种重要方法。
  通讯设备:手机、1~2块备用电池。遇险时时刻与警方保持通讯尤为重要。不过手机的使用要注意电量情况,最好在第一次和警方通讯时双方就约定每隔多少时间进行一次沟通,一般这个时间段控制在15分钟到30分钟较为合适,这样就能让手机电量充分利用,大大延长手机使用时间。
  登山迷路时的应对方法
  在登山途中万一迷路,首先要保持冷静,不要慌张,试着确定自己的方位,因为只有确定了方位,警方接警后才能迅速开展搜救工作。如果发现自己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,那就先清理好随身物品,节省水和食物以防不测,在跟警方保持联系的同时,积极开展“自救”。下面的这些方法也许能让你提早给自己“定位”,甚至能直接找到出路。
  1.到高处去。爬上最近的高大的山脊观察,一来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,二来广阔的视野也便于发现人活动的迹象,如炊烟、房屋、电线、农田等。
  2.发送“烟雾信号”。如果没有发现人家,可以在山顶树木较少的地方清理出一大块空地,然后用石块、泥土堆出一个“土灶”,里面放些干草点燃,通过烟火来告知搜救警方自己的具体方位。土灶最好堆成圆柱体,越高越好,这样不仅燃起的烟更密集,防火的安全系数也更高。不过最好备点水在边上,防止森林火灾发生!
  3.返身回到起点。如果这一切都没什么效果,那么,保存好体力,查看身上物资是否都在,然后反向往回走。记住这时要仔细查看路边的草木,专挑那些有被人为绊倒的草木的小路走,这样“一步一个脚印”跟着走,总能回到出发地。

 

 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分享到: 新浪微博 微信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